10月15日,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《洛陽市制造業產業鏈招商行動計劃》。
《計劃》明確,洛陽市將聚焦農機、軸承、機器人、鋁鈦、耐火材料、精細化工、光電電子器件、光伏、節能環保等9個優勢產業,依托龍頭企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,爭取到“十四五”末,培育壯大龍頭企業15家以上,引進落地招商項目100個以上,九大產業集群規模突破5000億元。同時,《計劃》也分別明確了到2025年九大產業集群的規模目標。
《計劃》提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。
洛陽將組建產業鏈招商咨詢專家組和專業招商小分隊,構建涵蓋高含金量招商引資普惠性政策和引入總部企業、推動以商招商、支持項目落戶等特色政策的產業鏈招商一攬子政策體系。
同時,設立總規模100億元、首期規模不低于30億元的洛陽市產業鏈招商專項基金,以投資并購、外投內引、投貸聯動方式運作,支持基金招商、資本招商,吸引優質企業落戶。
在保障用地方面。整備梳理全市產業用地地塊,繪制產業空間地圖并公開發布,土地指標優先保障產業鏈招商項目。落實工業用地“標準地”出讓、彈性出讓、先租后讓、租讓結合等供應方式,完善快速落地審批機制,推動項目“即簽即落地”。
強化創新協同。按照政府搭臺、企業牽頭、市場主導原則,各產業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產業聯盟(商協會)。鼓勵龍頭企業牽頭,聯合上下游重點企業、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共同組建產業技術研究院,優化關鍵共性技術供給,帶動產業轉型。支持產業鏈上下游生產、應用企業組建產業聯盟(商協會),建立與長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等同類型產業聯盟(商協會)定期會晤機制,加強交流合作,推動資源共享,避免無序競爭。
圍繞九大產業集群領域,《計劃》提出了招商計劃和重點,并明確責任單位。分別如下:
農機產業集群方面:
●以中國一拖為主,重點圍繞動力機械、收獲機械、農機具等領域開展精準招商。
●在動力機械領域,以動力系統(國四及以上)、高端傳動系統、農機專用傳感器等薄弱環節為主要招商方向,發揮洛陽市農機動力機械生產規模大的優勢,通過強化技術合作開展招商引資,以澗西區為主要承載地,做強大馬力拖拉機版塊。
●在收獲機械領域,以谷物聯合收獲機、甘蔗收獲機、塊莖類作物收獲機等大喂入量、多功能、高效能收獲機械為切入點,發揮洛陽市配套產業成熟度高的優勢,以新安縣為主要承載地,做優收獲機械版塊。
●在農機具領域,以液壓翻轉犁、氣吸式高速精量播種機、動力驅動耙等大型、高效、復合農機具為重點,以西工區為主要承載地,做大農機具產業版塊。
●到2025年,引進落地農機產業鏈上下游項目20個以上,推動50家本地企業納入中國一拖供應鏈體系,全市農機產業本地配套率突破40%、規模突破500億元。
軸承產業集群方面:
●以洛陽LYC軸承、新強聯、軸研所為主,重點圍繞鍛造、核心零部件、高端軸承等領域開展精準招商。
●在鍛造領域,依托洛陽市軸承鍛件需求量大的優勢,積極引進配套鑄鍛優勢企業,以宜陽縣為主要承載地,提升我市高端鍛造供給水平。
●在零部件領域,圍繞高精度密封圈、滾動體、保持器等核心零部件開展精準招商,提升軸承高精度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。
●在成品領域,支持我市軸承行業龍頭企業深化改革,強化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合作,打造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百億級企業。
●圍繞海上風電軸承、工程機械軸承等特大型軸承,以新安縣、伊川縣為主要承載地,建設特大型軸承生產基地;圍繞航空航天軸承、數控機床電主軸等精密軸承,以伊濱經開區為主要承載地,建設精密軸承生產基地;圍繞高端醫療裝備軸承、新能源汽車軸承等高端軸承,以洛龍區為主要承載地,建設高端軸承生產基地。
●到2025年,引進落地軸承產業鏈上下游項目30個以上,推動40家本地企業納入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,全市軸承產業本地配套率突破50%、規模突破500億元。
機器人產業集群方面:
●以中信重工為主,以機器人、數控機床等智能裝備推廣應用為突破口,重點圍繞機器人本體、先進控制器、高精密伺服驅動系統、高性能減速器等領域開展精準招商。
●加大伺服驅動、智能控制等技術在成套裝備中的應用,提升智能裝備產品比重。
●培育壯大機器人整機生產企業,通過技術合作引進落地上游核心零部件企業,提升整機產品本地配套率。
●以高新區、伊濱經開區、澗西區為主要承載地,加快建設國內領先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。
●到2025年,引進落地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項目15個以上,推動全市機器人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。
鋁鈦產業集群方面:
●在鋁產業領域,以伊電集團、萬基控股、中船集團725所為主,以伊川縣、新安縣為主要承載地,開發引進家用鋁箔、電池箔等高附加值產品,延伸鋁加工產業鏈條;引進高端鋁動車車廂、汽車殼體、電梯、建筑型材、廚具等鋁型材產品,優化鋁加工產品結構;發展再生鋁產業,探索開展再生鋁閉環回收、保級利用。
●在鈦產業領域,以新安縣為主要承載地,積極引進鈦材熔煉、鍛造項目,彌補鈦合金冶煉環節短板,形成產業鏈中游產能優勢;引進發動機整體葉盤、起落架鈦部件、隔熱罩等航空航天用鈦合金產品,做大做強海工裝備用鈦合金產品,不斷提升鈦產業支撐能力;加大鈦及鈦合金產業鏈終端新技術應用,引進鈦健康產品(純鈦鍋、鈦涂層鍋、鈦保溫杯)、鈦體育用品(鈦自行車架)等高端民用鈦消費品,推動鈦產業向高端民用領域延伸。
●到2025年,引進落地鋁鈦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15個以上,培育超50億元鋁精深加工企業5家以上,推動全市鋁鈦產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。
耐火材料產業集群方面:
●以中鋼洛耐、利爾耐火為主,打造國際領先的集材料、裝備、技術于一體的先進耐火材料產業集群。
●加快推動中鋼洛耐上市,支持中鋼洛耐、利爾耐火兼并重組,實施智能化改造,打造百億級行業龍頭企業。
●圍繞高溫工業提高熱效率和節能減排需求,以伊川縣為主要承載地,開發引進納米絕熱材料、環保纖維及模塊、高品質輕質隔熱磚以及環保硅質、鋁鎂、鋁鈣、鋁硅金屬復合耐材等產品,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。
●到2025年,培育百億級耐火材料企業2家,推動全市耐火材料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。
精細化工產業集群方面:
●以洛陽石化、煉化宏達為主,按照“擴大規模、延伸鏈條、提升工藝、集聚發展”思路,重點向下游發展芳烴、烯烴等精細化工產業,通過延鏈補鏈推動石化產業規?;?、系列化、精細化發展。
●加強與江蘇、浙江、山東等地區對接,瞄準國內精細化工、化工新材料等領域龍頭企業開展精準招商。
●聚焦烯烴下游“補鏈”,大力發展高性能工程塑料、減水劑、表面活性劑、高分子功能性膜等下游終端產品;聚焦芳烴下游“強鏈”,積極發展PTA及下游功能性面料、差別化纖維、可降解塑料等產品。
●到2025年,打造上下游一體、產業鏈條完整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西部地區重要的高端化工產業基地,推動全市化工產業規模突破1300億元。
光電電子器件產業集群方面:
●以中航光電為主,重點圍繞光電產業中上游電子器件組件、光電線纜、金屬構件、塑膠散件制造等環節,加大廣東、江蘇等地區相關企業招商力度,以洛龍區、偃師區、高新區為主要承載地,培育本地光電產業供應體系。
●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、通訊、消費電子、工業電子及軌道交通等多元化終端設備連接器產品,拓寬下游應用領域。
●到2025年,引進落地光電電子器件產業鏈上下游項目20個以上,推動全市光電電子器件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。
光伏產業集群方面:
●以洛陽阿特斯、中硅高科為主,重點圍繞光伏組件、硅光伏等領域開展精準招商。
●在光伏組件領域,以上游銀漿、氟膜,中游接線盒、背板、EVA膠,下游逆變器、支架等為主要招商方向,緊盯江蘇、浙江、廣東等重點招商區域,以洛龍區為主要承載地,形成光伏組件產業集聚;
●在硅光伏領域,以上游三氯氫硅制備、硅粉加工、智能化自動控制,中游高純石墨、高純混酸、PE包裝袋,下游光伏輔材輔料、光伏生產設備等為主要招商方向,緊盯京津冀、長三角重點招商區域,以孟津區為主要承載地,打造硅光伏產業基地。
●到2025年,引進落地光伏產業鏈上下游項目10個以上,推動全市光伏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。
節能環保產業集群方面:
●以中信重工、隆華科技為主,大力發展節能裝備產業,開發余熱資源利用等系統化節能裝備及變頻控制、能量系統優化等技術,布局智慧能源、智慧監測等配套產業,推動節能裝備高端化、智能化發展。
●積極拓展節能環保服務業,引進集成化環保治理龍頭企業,提高產業專業化程度和協作配套能力。
●以鋰電、氫能和碳捕集利用為重點,加快建立面向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的零碳、負碳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體系。
●以澗西區、伊濱經開區、偃師區為主要承載地,打造國內重要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。
●到2025年,引進落地節能環保產業項目50個以上,推動全市節能環保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。
轉自:大河財立方
【版權及免責聲明】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“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”,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。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。版權事宜請聯系:010-65363056。
延伸閱讀